中国北宋官员包拯逝世 - 1062年5月24日
包拯(999年4月11日―1062年5月24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今安徽肥东),中国北宋官员,以清廉著称。
包拯为北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申科进士甲科,初任建昌知县,官至开封府尹及龙图阁直学士。因为他进入“二府”成为北宋最高决策机关成员后,其衣著饮食和器具依然“如布衣时”,是古代中国清官的典型代表,民间谚语有云:“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为人严正,殊少笑容,时人以黄河清,比包拯笑。后世包括朱熹、欧阳修、刘敞、司马光对包拯皆有正面评价。
包拯以廉洁公正、不攀附权贵著称,故民间称其包青天及包公,就任开封府尹期间,得到“四大名捕”(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与有“御猫”之誉的御前四品带刀护卫之南侠展昭协助,办案既明查又暗访,执法既严谨又不失人情,令正义得以顺利伸张之余亦导人向善。因为开审考上状元成为驸马爷的陈世美不认妻一案前,其妻子秦香莲向王丞相拦路喊冤(而不是向包青天拦路,但现在借用拦路喊冤来引申有冤无路诉,迫于无奈出此下策之义)。
开封府公堂门前右边前有一鼓,逄有重大冤情之时,不论大小人物一经击鼓鸣冤,包青天定必升堂开审,喊冤者可直接向包大人陈述冤情;而传说包拯审案不分昼夜:日审阳间,夜审阴间;并流传多个审案故事传颂后世,著名的有《铡美案》、《狸猫换太子》、《乌盆案》、《铡包勉》、《铡判官》等。另古代小说《七侠五义》亦以其为主人公。因其大公无私,拥有一副铁面如墨的脸孔以镇慑佞臣,额上挂有一弯苍白明月,故亦有“包黑子”称号,坊间传说中包拯死后成了神明“马国公”,故现在称的“马国公”就是包公本人。
1500年 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逝世
1543年 哥白尼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出版
1819年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诞生
1893年 九三学社发起人王卓然诞辰
1905年 《静静的顿河》作者肖洛霍夫诞辰
1911年 纽约公共图书馆对外开放
1935年 红军强渡大渡河
1939年 马本斋组建冀中回民支队
1941年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被德舰俾斯麦号击沉
1954年 晶体管电子计算机诞生
1972年 当时世界上最复杂的立交桥,英国格瑞夫里山立交桥开通
1987年 中国囊括第五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全部金牌
1987年 伊朗门事件举行听证会
1993年 厄立特里亚独立
1993年 我国与厄立特里亚建交
1994年 纽约世贸中心爆炸案罪犯被判处240年监禁
1997年 北京首批国耻纪念地标志碑揭幕